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主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缅怀先烈   感恩思源

发布时间:2015-06-01 00:00    浏览次数:

缅怀先烈感恩思源

外国语学院“思之旅”队赴开封参观尉氏县烈士陵园纪实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实践中学党史、知党情,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借缅怀先烈、重温历史来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旅游英语2班于2011年7月5日赴开封参观尉氏县烈士陵园。

7月5日上午,“思之旅”队员们参观了开封市尉氏县烈士陵园,感受当年先烈们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陵园主要建筑包括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尉氏县抗日战争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抗日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等,生动形象的彰显出抗战人民的艰苦和伟大。

虽然尉氏县没有像吉鸿昌、刘胡兰等家喻户晓的烈士,但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无名烈士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烈士无论有名还是无名,都不应该被遗忘。大家在参观学习中,凝视着一件件珍贵革命文物和一幅幅场景图片,重温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抗战历程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从中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和激励。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先烈们学习,继承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牢记历史使命,以高昂的斗志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努力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党增光添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7月7日,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党员郑祥老人家。家在河南省尉氏县的郑老人虽然年过八旬却依旧神采奕奕,热情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老人激情再诉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惨绝人寰的侵略暴行和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老人讲述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无畏与神勇,每一位曾在前线奋斗的人都诠释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老人通过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人生没有坦途,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像中国共产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顽强拼搏。同时还告诫我们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要认真谨慎不可有贪心,永远只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即“非己之属一毫莫取之”。

之后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自学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还很年轻的郑老人意识到和平年代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识字。然而,这个在现在看来轻而易举的事,对于当时刚从压迫中走出的新中国,是多么的遥不可及。一个农村的穷小伙想要学习却无从学起,因为那时候几乎没人识字。可是,下定决心的人什么都可以做。于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向不识字但是会背《三字经》的姑姑一字一句对照着学习。在后来的扫除文盲计划中,郑老人也积极参加学习。虽然不会书写汉字,不过作为八旬老人能识字并且能读书已不多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老党员的照顾,郑老人现在家中享清福,闲暇时看看书看看报。

我们几人对老人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竟能坚持学习的精神敬佩不已。老人以其真实的生活经历向我们呈现出老党员的不服输,不怕输,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对比老人的经历我们更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毕竟现在还有很多失学儿童对于学校渴望而不可及。同时,老人还教导我们,只有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别人永远抢不走并且自己受用一辈子的财富。我们将携带着这句朴实却真实的话走向我们的未来。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参战老人,并在老人的实例讲述中深切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大家都心有所感,并将老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大家为老人打扫卫生,希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使得曾经受过艰难困苦的老党员能尽享清闲,并且一表我们向老党员致敬及学习的决心。学习他们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严于律己,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谦虚为人,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宽广胸怀;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