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新闻 >

何恨尽为蹉跎事,不如怜取眼前人——河南大学文学院郑慧霞教授走进外国语学院第40期教授讲堂

发布时间:2016-12-03 00:00    浏览次数:

本网讯(审稿:王颖 袁以婷 供稿:王文静 陈晨)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12月1日下午,我院在龙子湖校区繁塔楼E407教室举行了第40期教授讲堂。我院有幸邀请到河南大学文学院郑慧霞教授担任主讲。院党委副书记周晓、辅导员王颖、李淑慧携15、16级学生代表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堂。本次讲堂由周晓主持。

讲堂伊始,周晓首先代表学院对郑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隆重介绍了郑教授在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伟大出自平凡,壮烈并非偶然!”讲堂之上,郑教授凭借其丰富的学识,以极富美感的图案,引出“怜取眼前人”的主题。从古典文学切入中国哲学,从历史典故转入社会现状,从诗词意象引入人生哲理,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学课。期间,她旁征博引,通过黑白交替色彩引导学生领悟《易经》中“人生就是刹那之间”的道理”,从晏殊的“等闲别离易销魂”诗句中参透珍惜时光,善待当下的真谛。光阴易逝,珍惜当下,耕耘现在。随后,郑教授又举出了南唐后主李煜因不珍惜当下而人生错位的反例,重心长地告诉与会学生,要珍惜当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同时,郑教授建议学生们多读经典,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追溯中华民族之根。

讲堂尾声,周晓用"能读书真好、有文化真好、年轻真好",三个“真好”总结了此次讲堂的主题思想。多读书,读好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号召学生要珍惜韶华,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事业奋斗,为梦想拼搏,做一个道德高尚,积极上进的时代青年。

讲堂尾声,周晓用"能读书真好、有文化真好、年轻真好",三个“真好”总结了此次讲堂的主题思想。多读书,读好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号召学生要珍惜韶华,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事业奋斗,为梦想拼搏,做一个道德高尚,积极上进的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