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审稿:张俊杰 供稿:陈桃 张仪婷)7月2日至3日,由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农业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新文科背景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院长论坛”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举办。来自全国农林高校的专家学者以线下线上方式出席论坛。会议同时面向全国农林高校和全省外语教师进行实时线上直播。
本次论坛以“新文科背景下农林外语教育如何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围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创新等多个议题进行探讨。
2日上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张彩华、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加民、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尚富德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河南农业大学校社科处处长李炳军主持开幕式。
尚富德指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积极支持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本次论坛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就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外语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在深入探究新文科内涵的同时,聚焦学科实际情况,相互切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外语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张彩华表示,外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对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她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中积极研讨、献计献策,为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农林院校外语教育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加民对外国语学院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外国语学院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充分发挥农林高校特色和优势,为农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一流农业大学做出更大贡献,为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日,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的张加民、黄国文、崔刚、张彩华、殷延军和孙志农分别以《新文科背景下的河南外语教育发展研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外语学习与母语习得的差异性研究》、《农林高校外语高等教育的新文科出路》、《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建设》和《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为专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主旨报告由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主任张彩华教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延潼教授主持。
2日的主旨报告围绕“四新”建设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等主题展开,外语教育教学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以学科交叉和融合为抓手,努力服务国家人才战略。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以价值塑造为引领,强化课程育人;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落脚点,培育国家所需人才;以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为驱动力,助推外语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3日,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游衣明、张俊杰、王菲、张景伟、张吟松和陈延潼分别以《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守正创新 育人铸魂--河南农业大学语言育人实施路径探索》、《“四新”背景下农林院校公共外语类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新文科背景下吉林农业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多语融合的涉农外语人才培养的云农实践》和《地方农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如何融入新文科》为专题做了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志农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俊杰教授主持。
3日的论坛主要围绕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主题展开,外语教育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守好立德树人阵地;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倡导突破传统、创新型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服务国家与社会、服务学校与学科,将国家需求与行业特色相结合,培养国家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中,与会专家紧扣“新文科背景下农林外语的教育与改革”主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等多维度、多层面地对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的措施、路径和理念、思路等进行了深刻探析。期间主讲嘉宾和与会老师展开积极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论坛尾声,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冯建灿致闭幕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出席和精彩报告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认为报告立足新阶段,把脉新时代,为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高等外语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为共谋新时期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新格局打开了新局面,为推动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迈上新征程增加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