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新闻 >

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3-08-28 12:52    浏览次数:
  本网讯(审稿:王燕萍 供稿:李筱洁 冯超)8月26日至27日,由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龙子湖校区顺利召开,副校长尚富德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俊杰主持。

(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尚富德致欢迎辞,代表河南农业大学三万余名师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来自省内外60余所高校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学校概况及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现状。尚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支持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希望本届年会能够在深入探究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内涵的同时,聚焦学科实际情况,相互切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我校外语学科发展、质量提升、专业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副校长尚富德教授致欢迎辞)
  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致开幕词,对河南农业大学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会概况。他表示本次年会将为大家提供学术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拓宽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交流学习机会,希望大家共同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议程中深入交流、畅所欲言,共同担负起构建中国特色自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任。

(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致开幕词)
  本届年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和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年会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设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共邀请11位专家做主旨报告,80余名代表进行学术论文交流。
  开幕式之后进行了本次年会的第一场大会主旨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作《全球化与世界文学》报告,学会荣誉会长、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作《Sin, Faith and Justification in Christianity》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作《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之缘由探析》报告,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作《非洲七位作家何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报告,南开大学张智中教授作《易而可译——论古诗英译的诗意再现》报告。

(第一场年会主旨报告)
  26日下午,与会代表在四个分会场结合“外国文学研究”、“文学叙事与伦理研究”、“世界文学、国别研究”、“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院刘靖宇教授、宋晓川副教授、何炫、郑雪竹等教师分别在各分会场进行了讨论交流,各分会场讨论学术氛围浓厚,研究视野开阔,创见颇多,交流热烈。
  27日上午进行了年会第二场主旨报告,中国政法大学张磊教授作《范式与超越——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路”与“道”》报告,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作《跨文化接受中的文化立场》报告,扬州大学张小平教授作《“自他无间”:科学与人文的互镜与融通——以分形为例》报告,河南师范大学梁晓冬教授作《身份焦虑与暴力叙述:达菲诗歌的移民共同体书写》报告,郑州大学高晓玲教授作《狄更斯小说中的插图与视觉叙事》报告。

(第二场年会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之后,四个分会场评议人分别汇报了各分会场的讨论情况,一致认为发言代表们紧扣本次年会主题,既有对经典文本的阐释,又有对新作的探讨,研究角度和观点给与会者带来了启发,引起了在座代表的共鸣与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各分会代表依次汇报讨论情况)
  大会闭幕式由院长张俊杰主持。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燕萍致感谢词,代表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感谢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对河南农业大学的信任,对会议胜利召开的周密安排、精心指导,感谢国内学界专家教授亲临现场、传经送宝,感谢兄弟高校外语届同仁团结协作、交流分享,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友情帮助,感谢师生志愿者不辞劳苦、无私奉献,感谢所有志同道合、拨冗赴会的朋友们,并祝福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各项事业继往开来,更上层楼,祝福所有的专家教授嘉宾朋友们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院党委书记王艳萍致感谢词)
  学会会长李伟昉教授宣读了学会理事会关于增补常务理事、理事和副秘书长的决定并致闭幕词。他高度肯定了我院承办的本届年会,对参会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协办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鼓励全体与会代表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年会议题丰富,讨论热烈,提出了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话题和见解,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我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我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分享研究经验、提升研究水平,增强我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的影响力。

(与会人员大合照)